驻罗马尼亚大使徐飞洪在罗媒体发表介绍“一带一路”文章

日期:2020-12-25 阅读:387 来源:一带一路网
分享到:

2017年5月12日,驻罗马尼亚大使徐飞洪在罗第一大报《真理报》发表题为《“一带一路”——通往共同繁荣的复兴大道》署名文章,介绍“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重要意义,阐述“一带一路”倡导的合作共赢理念,文章全文如下: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5月14日至15日在中国北京举行。这次论坛是习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合作倡议以来,中方就此召开的规格最高的国际会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应习主席邀请,28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确认出席论坛,罗马尼亚副总理兼环境部长加夫里列斯库将出席论坛的高级别会议。论坛主题是“加强国际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赢发展”,与会各方将以此为契机,凝聚更多共识,明确合作方向,推动项目落地。我们期待此次盛会圆满成功,也预祝罗马尼亚代表团参会取得丰硕成果。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年多来,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有关国家积极响应。罗马尼亚对“一带一路”的研究也不断增多,许多学者把“一带一路”同古代丝绸之路进行比较。最近罗一些历史学家发现,中国古代将罗马帝国称为“大秦”一词可能来源于对罗马尼亚起源地达契亚的音译,而古罗马将中国称为“赛里斯国”,即丝绸之国,由此推断2000年前中国已通过丝绸之路对罗马尼亚所处地区有所了解。这一论断的科学性可以留给历史学家去考证,但其足以说明古丝路是一条开放之路、繁荣之路,不仅促进了东西方贸易往来,而且增进了双方相互了解。中国《后汉书》中“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胡商贩客,日款塞下”的记载也描述了古丝路开放、繁荣的景象。

“一带一路”是对古代丝绸之路的创新与发展,继承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同时又充满新的时代气息,远远超越了传统丝路内涵。一方面,“一带一路”在大体遵循古丝路路径的基础上提出配套“经济走廊”建设,强调区域大合作,拓展了古丝路地理空间。另一方面,“一带一路”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强调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创造性地把世界看作统一的命运共同体,谋求共同繁荣,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对古丝路的创新性发展。

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中国现在要建设“一带一路”?我想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一是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愿为世界奉献国际公共产品。

1999年,罗马尼亚著名记者克里斯托尤就中国改革开放发展成就采访了23位名人,并将采访内容汇编为《中国奇迹》一书。该书出版后,很多罗马尼亚人问他们的中国朋友:中国奇迹产生的秘诀是什么?其他国家能否受益?其实那时候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万亿美元,虽实现快速发展,但人均GDP仅为873美元,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还很突出,也没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如今,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已近4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达10.8万亿美元,人均GDP也涨了近10倍, 实现7亿多人脱贫,中国高铁、高速公路总里程分别突破2.2万公里和13万公里,累计对外直接投资超过1.2万亿美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出台的《2016中国人类发展报告》已将中国列入高水平人类发展国家之列。中国现在更有能力和信心在确保自身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为促进世界发展与繁荣作出积极贡献。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也需要中国。中国把自己的梦想同世界人民的梦想融合在一起,积极开拓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为了世界更加美好、和谐、繁荣,“一带一路”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最受欢迎国际公共产品。

二是“一带一路”是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新引擎。

当今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21世纪的时代潮流。全球战略学家、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康纳去年出版的《全球版图》一书指出全球化正在进入新的黄金年代。但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基础不牢固、贸易投资不强劲、增长动力不稳固背景下,经济全球化遇到波折,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孤立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总的看,经济全球化虽会带来一些问题,但它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困扰世界的很多问题,并不是经济全球化造成的。因此,人类不能因噎废食,害怕全球化比全球化本身要可怕得多。

“一带一路”顺应国际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积极适应全球经济合作新趋势。首先,“一带一路”立足于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联系的紧密性,提倡互利合作、共赢发展,号召各国树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同体意识,共享发展成果、共同应对挑战,实现共同进步。其次,“一带一路”以亚欧大陆为主要区域,逐步向相关国家和地区延伸。不设明确的地理界限,向所有志同道合的国家和地区开放,各国都是平等伙伴,都可以以各自认为合适的方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都可以从“一带一路”的发展中分享机遇。第三,“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使发展中国家有机会搭上经济全球化的列车,参与到世界经济分工中来,提高工业化水平,并推动形成更高效的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从而提升发展的公平性、有效性、协同性,为提振世界经济、推动各国平等发展和共享成果提供了广阔平台。

春华秋实,三年有成。“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从理念构想到人心聚合,从顶层设计到项目落实,已取得诸多务实成果。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到“一带一路”倡议中来,中国同近40个沿线国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同近30个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以亚投行、丝路基金为代表的金融合作不断深入,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逐步落地。中国企业已在“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建设了56个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为东道国创造了近11亿美元的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

罗马尼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参与者,中罗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中也取得了不少早期收获。政策沟通方面,中国商务部2015年同罗经济部签署《关于在两国经济联委会框架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罗成为首批与中国签署类似协议的国家。罗最高国防委员会去年将中国企业参与的切尔纳沃德核电站项目确定为国家优先投资项目。16+1能源项目对话合作中心在罗成立,罗正在为中国—中东欧国家能源合作发挥积极协调作用。民心相通方面,罗文化中心在北京顺利运行近2年,中国在罗文化中心正在加速筹建;北京已有2家大学开设罗语专业,罗将汉语列入中小学教学大纲,3000多名学生正在学习汉语。

近日,罗政府不断发出对华合作的好消息,如罗能源部长佩特库表示希于年内就切尔纳沃德核电站项目同中方完成谈判,交通部长库克表示希罗国家航空公司年内开通至中国直航,我听后深受鼓舞。这些合作都是两国共建“一带一路”的具体项目,有助于实现共赢发展。罗是中国的老朋友,中方同样高度重视同罗就“一带一路”建设开展务实合作,愿同罗方密切沟通、通力合作,推动项目切实落地。相信通过中罗双方共商共建,两国人民共享成果、共同繁荣的目标一定能早日实现。